当前位置: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教育装备问答> 无法弥补的遗憾

无法弥补的遗憾

发布日期:2024-04-03 10:18:53 来源: 编辑: 阅读: 29
无法弥补的遗憾

一连几天,天空灰朦,微雨滴落树枝,聚成水珠,“噗”一声滑落于地,空气中有一股泥土味——细闻又似乎没有。

明天要放晴了吧,我还要去看我的老师呢。

到老师生活的城市,驾车需要一个小时。得知老师病后,我总有各种理由一再拖延着没能前去看望。

同学徐君打来电话说老师生病了:“你抽空来一下吧。”闹嚷嚷的电话里可以听出病房人多,徐君或忙于招呼,没容我再问就把电话挂了。放下电话,望一下窗外,我呆呆地想:“老师,保重,我过段就来看你。”

一忙,此事就撂下了。

窗外飘进那滴细雨提醒我,该去看老师了。

车子在兰海高速上飞奔,这条读师范时的土公路已经变成高速公路。

记得老师第一次进教室,腋下只挟着一本书。那时,我们刚考进师范,上课还保持中学生听课的标准姿势。老师将书放于讲台,抬头,背起双手,眼睛环顾,脚后跟向上一抬,身高就长了几分。老师40来岁,不高,瘦削,头发蓬乱,唇留一撮八字胡,胡子一动便说:“我叫傅安清,普通话‘安’字读轻声,你们叫我名字要注意,发音要重,不然就叫成傅清(父亲)了。”

教室安静了一阵,然后是骚动,大家面面相觑。在农村,给别人当父亲是骂人的狠话,我们都以为老师在占我们便宜,后来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他的幽默、他的深入浅出,让我们慢慢喜欢上了他的课。

“你作文功底厚,参加园丁文学社吧。”文学社当时在省内外非常有名,曾被评为省优秀大学生社团,培养了许多省内外知名作家。文学社负责校园广播,自办油印文学小报《园丁》,向全国重点中学寄送。那一年,我也在一家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发表了我的处女作,从此文学爱好一直伴随并影响着我。

毕业分配到村小,当时有些郁闷,给老师写了一封长信,述说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际遇,满纸牢骚和不满。老师看后,马上回信:“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短短几个字,犹如一记重锤,狠狠敲醒了我。后来,我教书、看书、写作、恋爱、进教办、上机关、入省作协、出书……生活给了我无穷之多。

工作后,与老师见面甚少,写信也不多,只是偶尔打个电话。直到徐君联系我,才引起我对老师的想念。老师对语文教学研究很深,公开出版专著《趣味语文》,主编和参编了几部学术著作,全力推荐学生参加征文大赛并在全国各类报刊公开发表,他也因此有着“文学保姆”的称号。

老师俏皮的“父爱”在骨子里影响了我们,事实上他当“父亲”是称职的。每当我们想偷懒时,他就用四川话骂道:“你些细娃儿,不跟老子好好学,以后出去教啥子书!”作势要敲头,我们自然会收心一些。

想起毕业后一次偶遇,老师一见面就说:“你小子长肥了嘛!”我说:“老师,我这叫胖不叫肥。”老师说:“你小子居然也把我这套学会了。”师生见面,还是亲热得不行。

车子停在老师宿舍楼下,我拨通老师电话,响铃后没人接听,再打,仍没人接。我只得拨通徐君电话,徐君说老师过世了。我蒙了,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老师怎么走得这么匆忙,我连见他最后一面的机会都错过了!

有一种遗憾叫作无法弥补。

我情绪低到极点。校门口那条泥土路已经变成水泥路,我一个人徘徊在校园,脚印在校园堆了一层又一层。重回校园,居然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老旧的教学大楼仍在,宿舍楼仍在,食堂仍在,而老师却不在了。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教师培训中心)

《中国教师报》2024年04月03日第16版

作者:黎大杰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www.ahjyzb.cn All right reserved.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备案号: | |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爱好者及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