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教育装备资讯> 教育领域中几个外来概念的译法及误解

教育领域中几个外来概念的译法及误解

发布日期:2024-03-27 09:20:04 来源: 编辑: 阅读: 28
教育领域中几个外来概念的译法及误解

近几十年来,教育领域中引进了很多西方的概念。有些核心概念翻译为中文时,未能周全、完整和准确地表达原义,有些甚至造成曲解和误解,出现因词害义的现象。

大概念(Big Idea)

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近年来有一个流行和热门的词叫作“大概念”。但“大概念”又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狭义的“概念”,那它到底指的是什么,这让中小学教师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这个词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它的英文原文是“Big Idea”,从英文可以看出,它根本不是所谓的“概念”(concept),而是指核心的“思想、主题、观念”。在教育学的话语体系中,“概念”和“大概念”并不完全是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两个词语,二者之间也并非只是大小之分。大概念≠“大”概念,大概念的“大”并非指“庞大”或“基础”“基本”,而是指“核心”;此“概念”也非彼“概念”。

从形式上看,“概念”往往是一个词语,“大概念”则往往是一个陈述语句;从内涵上看,“概念”是对学科中某一事物属性的描述和定义;“大概念”则是对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某种思想和观点的概括;从层次上看,“概念”是学科思维中的最小细胞,而“大概念”则是学科思维中居于较高层次的观念和学科思想。美国教育学者威金斯和麦克泰格认为,大概念“能够使得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联系并具有一定的意义”。比如,化学学科中的“结构”是一个“概念”,“结构决定功能”则是“大概念”;在历史学科中,“迁徙”是一个“概念”,“迁徙能促进人类的自由”则是“大概念”。所以,学科中的“大概念”是指向学科素养的核心思想、核心观念,而不是我们理解的狭义的“概念”。

所以,“Big Idea”比较准确的译法应当是“大观念”,目前也有不少学者使用“大观念”这一译法。但是由于较早的中文译者将其译为“大概念”,已被很多人接受,约定俗成,而且在官方的文件中也常被使用。现在如果再使用“大观念”,或者同时使用“大概念”与“大观念”,又容易让人认为“大概念”和“大观念”是两个东西,可能会造成新的混乱。

当然,“大概念”的译法并无根本上的问题,只是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引起误解。

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社会情感学习”这个概念最近十几年来逐渐引起国内基础教育界的关注,国内教育同人也有若干研究和实践。但是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由于翻译的缘故,容易让人误读,甚至望文生义。

“社会情感学习”这个概念是从国外译介引进的,英文是“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这个英文概念直译应当是“社会的、情感的学习”。“社会的”(Social)和“情感的”(Emotional)这两个单词是并列的形容词,共同修饰学习(Learning)。有的英文表述为“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更为准确和清晰,直译就是“社会和情感学习”。此处“社会”和“情感”是分开的,如果将“社会情感”看成一个独立的词语,那就是误解了。

与此相关的概念有“社会情感能力”(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这个概念所指的能力不是一个能力,而是两个能力,即“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指儿童应当具备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社会交往和负责任的决策能力。此处“社会的”(Social)一词,比较准确的理解应当是“社会交往”。

其实,最早的概念是“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ASEL),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发展、社会交往和情感发展”,在学业能力之外也关注学生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能力,也即关注全人教育,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后来则主要关注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情感发展”(SEL),将“ASEL”简化为“SEL”了。

所以,“SEL”比较准确的翻译应当是“社会与情感学习”,在使用中应避免以讹传讹,甚至曲解原义。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这个概念的翻译和使用由来已久,在中文语境中,“批判”一词有“批驳、批评、否定”的含义。所以,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将这个语义代入到“批判性思维”这一词语中,片面地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怀疑、批判、否定”,甚至在目前的中小学,往往不自觉地忌讳使用“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

其实,“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你所读、听、说、写的东西进行质疑、分析、解释、评价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它也是一种能力,是全面分析信息从而作出评判的能力。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认为,“批判性”(critical)不是“批判”(criticism),因为“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更多是建设性的。

“批判性思维”是全方位、多视角的独立思考与分析,是基于严谨的推理和论证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自主判断,是敢于质疑、打破禁区、挑战权威的思维品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是目前比较缺失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有人主张用“审辩式思维”代替“批判性思维”,但是由于使用者的习惯,已经很难完全改变了。

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又称“富尔报告”),首次提出“Learning to be”的概念。1979年“富尔报告”中译本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中译本将“Learning to be”译为“学会生存”。

时隔24年,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 “Learning to be,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中译本再次将“Learning to be”译为“学会生存”。

几十年来,这一译法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是,一直有学者对这一译法提出不同看法,探讨这个概念的原本含义。

综合学者的看法,认为将“Learning to be”译为“学会生存”不符合原义。首先,将其译为“学会生存”有矮化、窄化原义的可能。中文的“生存”对应的英文应当是“survive”,是“保存生命,活在世上”的意思,而英文的“to be”显然指的不是中文“生存”语义中的“保存生命、活着”的意思,而更多是“存在”的意思,这种存在是“人之为人的存在”。其次,译为“学会生存”容易让人产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主义的联想和歧义。

也有学者认为,应当译为“学会做人”。这一译法偏重于“做人”,也即偏重于人的道德方面的诉求,有泛道德主义嫌疑。黄全愈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口号。也有人主张将其译为“学会发展”,这似乎又没有抓住这个概念的核心内涵。

从原义来看,“to be”的含义应当是“存在”,在原文的语境中,这个“存在”是作为“人的存在”,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比较赞成清华大学教授石中英的观点,他主张译为“学习成为完人”。当然,我理解这里的“完人”,并非指“完美”的人,而是指“完整、完善”的人,也即全面发展的人;让人学习成为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在这里,“Learning to be”是进行时态,是指终身“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会”这样一个终结状态。所以“学习成为完人”比“学会成为完人”更为准确。

所以, “Learning to be”可以理解为“学习成为人”,成为完整的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在人越来越像机器的时代,在人逐渐被工具化、物化、异化的今天,使人成其为人,培养“人之为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

翻译是一件很难的事,也是需要审慎对待的事,特别是对于学术领域的核心概念和陌生概念,尤其需要慎重。对于完全陌生的概念,我们不妨借鉴古人的做法,用陌生的词语去译陌生的概念,创造一个新词,或者直接音译。比如,古代的翻译大师在翻译佛经时,创造性地使用了“般若”这个词语(音译)。在佛经中,“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是智慧的意思,而是指一种大智慧、终极智慧,是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超越了一般的聪明与普通的智慧。如果将“般若”翻译为世人约定俗成的“聪明智慧”,那就失却了“般若”二字的特殊含义,故而佛经翻译中沿用原音“般若”,而不直译为智慧。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中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4年03月27日第14版

作者:汪正贵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www.ahjyzb.cn All right reserved.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备案号: | |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爱好者及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