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教育装备资讯> 促进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促进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发布日期:2024-02-04 10:14:55 来源: 编辑: 阅读: 48
促进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习近平总书记用“求贤若渴”四个字,深刻表达了党和国家广聚天下英才的迫切需要和坚定决心。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奋进之路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留学人才,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开辟国际化人才供给和人力资源储备的新路径,抢占国际竞争和创新发展的先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新时代留学人才要时刻笃定“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信念。留学生作为跨越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青年群体,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时刻笃定理想信念,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己任,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充分发挥自身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以及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引领高新学科发展的比较优势,敢于担当重任,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通过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应培养具有全球治理能力的创新型留学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发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提供了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和实践平台,贡献了中国智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提升,其中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因此,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留学服务高质量发展,培养具有全球治理能力的创新型留学人才。
新时代跨文化能力必将成为留学生的基本能力。对于留学生而言,初至国外,由于语言表达、文化观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很容易受到影响,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是否具备足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将直接决定学生的留学生涯能否顺利进行。首先,学生要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理性面对,控制负面情绪,在跨文化适应中不断增进了解,消弭误解,摒弃偏见,最终达到有效沟通。其次,接受文化差异是理解包容和兼收并蓄的过程,要保持对等交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中国文化身份认同,讲好中国故事。最后,积极结交外国青年一代,良好的人际互动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也会增加应对跨文化适应挑战的信心,同时积极参与当地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胜任力。
努力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海外留学并不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唯一方式,但留学人才发挥的价值和作出的贡献毋庸置疑。自改革开放至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留学都将是中国特色化国际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其他方式,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不断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持续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探索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新模式。2020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中指出,“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因此,中国高校针对来华留学生开设中国国情必修课程。应积极探索更多中国国情教育新模式,比如社会实践和文化体验活动、走进少数民族的研学活动等,培养知华、友华的新型国际人才。
第二,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加强合作办学和师生流动互学,通力打造国际教学联合体。遵照相关政策引入海外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供给的多元化,满足学习者在国内获得高品质国际教育的需要。首先,需要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促进中国与海外高校资源的流转和融合,扩大学生国际交流的规模,并引导双向平衡流动。其次,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和认证体系,并保持制度化和规范性,提高中国与海外高等教育协作的质量。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深入探讨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共同推动留学交流的发展,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新跃升。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www.ahjyzb.cn All right reserved.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备案号: | |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爱好者及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