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教育装备资讯> 构建《论语》课程 推动文化育人

构建《论语》课程 推动文化育人

发布日期:2023-11-10 15:15:18 来源: 编辑: 阅读: 57
构建《论语》课程 推动文化育人

《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对于引导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依托十五年一贯制办学优势,系统构建《论语》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践行经典的价值理念。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是一所幼、小、初、高全学段贯通式公办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绪儒以“完整人教育成就完整学生”为办学理念,坚持文化育人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自2017年办学起,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

贯通设计,建构《论语》课程体系。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建军,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潘庆玉、夏锋等专家指导下,学校以《论语》为本体,采用纵横双向进行体系建构:一是纵向贯通小学、初中和高中,按照学年递进,层层展开,螺旋上升;二是横向融合《论语》与学生的精神成长,把《论语》与其他学科,与学生的人文修养、生活学习,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

聚焦成长,课程内容主题化设计。学校聚焦学生生命成长,全学段《论语》课程共分81个主题,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小学36个主题,分布于二至五年级;初中36个主题,分布于七至八年级;高中9个主题,分布于高一至高二上学期。课程力求纵向有机衔接、横向协同配合,引领青少年体悟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中华精神、独特智慧、荣辱观念,从而厚植家国情怀,提升人格修养,促进精神发育。

立体实施,课程跨学科协同育人。《论语》课程从全学段的语文学科辐射带动道德与法治、英语、历史、艺术、体育等学科和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构建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论语》课程实施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渗入学生心灵。

以文化教育为基点

许多学校在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和教材过程中存在“四重、四轻”的现象:重名句读背,轻整体规划;重知识讲授,轻内涵挖掘;重道德教化,轻价值认同;重内容落实,轻思维取向。

学校在《论语》课程实施中坚持问题导向,以文化教育为基点,小学段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突出积累;初中段以提高理解力为重点,突出认同;高中段以增强文化自信为重点,突出思辨。学校以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三级课程的一体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学校坚持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结合——小学段通过生活渗透力求实现日用常行,初中段通过生活养成力求实现日用不觉,高中段通过生活升华力求实现知行合一,引领学生无限接近“更加真实的自我”;坚持内涵阐释与形式创新结合——学生可以写、画、唱、演、辩、吟、诵、赛、背、讲、创……如七年级学《我与〈论语〉交朋友》一课,学生“穿越”到两千五百年前拜会孔子,请教“成长的烦恼”,感受《论语》的亲切和孔子的智慧;八年级学习《千古孝廉闵子骞》,教师与学生设计游学路线:芦花湖、闵子骞祠堂、闵子骞墓,围绕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为济南市政府撰写关于完善“闵子骞纪念祠”的建议;坚持历史元素与时代精神结合——如学《义利之取》一课,教师将《论语》“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公利成大义”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的指示紧密结合,使人格养成与公民教育和谐统一。

以价值观教育为关键

“我最近在读关于儒家思想和古希腊哲学的故事,有些想法一直不解。我们经常被告知要向古代的先贤学习,但是他们都活在一两千年前。骑在牛背上的人,真的能够指引拿着iPad的人吗?”

在长清区教育学术年会展示课上,汉英双师双语《论语》课例《切问近思》课堂上,一位小姑娘通过视频向长辈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热烈讨论。

课堂上,语文教师引领学生对《论语》中关于“问”与“思”的内容,进行初读、精读、疑读、研读、分角色读等,学生在多样诵读中渐入佳境。课堂上,苏婷婷老师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等,自主释义、合作答疑,如结合《说文解字》《甲金篆》《隶辨》中“切”字的字源进行探究,理解“切问”即为“切己发问,辞情恳切”。师生形成“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的共识。课堂上,孙哲老师在英语授课环节与学生共同探讨复旦大学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校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结合学习体验阐述观点,表达弘扬儒家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感。

两位教师组织学生:“作为一个UP主(上传者),请你也做一场直播,结合今天你最有心得的一句《论语》,用双语回答小姑娘的疑问。”双语《论语》课加深了学生对“切问近思”的理解和应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和开阔学生全球视野助力。

《论语》课程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实现知情意信行的有机统一。学校荣获“首批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实验基地”、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等荣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项目座谈会”上,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学校《论语》课程在“形成文化记忆、增进文化理解、提升文化自信、养成文化表达”的价值追求上“落地、落实、落深、落广”,成为“孩子们身上看得见的成长素养”。

(本文为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十五年一贯制学校创新人才基础培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BHA230113)

《中国教育报》2023年11月10日第6版

作者:董丽丽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www.ahjyzb.cn All right reserved.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备案号: | |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爱好者及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