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跳的成语,带跳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跳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跳字的成语有:
一、小丑跳梁 [ xiǎo chǒu tiào liáng ]
1.【解释】: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66330坏人闹事作乱。
2.【出自】:《宋史·张景宪传》:“元丰初年,知河阳。时方讨西南蛮,景宪入辞。因言:小丑跳梁,殆边吏扰之耳。”
3.【示例】:~,潢池弄兵,原属常有之事。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
二、鸡飞狗跳 [ jī fēi gǒu tiào ]
1.【解释】: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2.【出自】: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3.【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三、活蹦活跳 [ huó bèng huó tiào ]
1.【解释】:活蹦乱跳。
2.【出自】:周而复《白求恩大夫》:“我的小孩子,一个能讲能说,活蹦活跳的娃娃,死啦!”
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四、肉跳心惊 [ ròu tiào xīn jīng ]
1.【解释】:心里吃惊,身上肉跳。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2.【出自】: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3.【示例】:冤家,真个无差。好些时~,这场兜答。 ◎明·汤显祖《紫钗记·哭收钗燕》
五、龙拏虎跳 [ lóng ná hǔ tiào ]
1.【解释】:犹言龙争虎斗。
2.【出自】:俞锷《醉歌行》:“说霸争王各不让,龙拏虎跳旦复昏。”
3.【示例】:我以为这并不比~的战斗场面少些激动人心的力量。 ◎茅盾《北方的原野》
跳成语有哪些
狗急跳墙、
活蹦乱2113跳、5261蹦蹦跳跳、跳梁小丑4102、上窜下跳1653、暴跳如雷、回鲤鱼跳龙门、上蹿下跳、鸡飞狗跳、跳进黄答河洗不清、跑跑跳跳、老鱼跳波、跳在黄河洗不清、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龙拿虎跳、连蹦带跳、三尸暴跳、鲜蹦活跳、跳丸日月、跳到黄河洗不清、耳热眼跳、范跑郭跳、日月跳丸带跳的成语有哪些
蹦蹦跳跳 [bèng bèng tiào tiào]
生词本基本释义1.正在蹦跳嬉戏的;喜欢蹦跳的 2.精力充沛的,生气勃勃的百科释义正在蹦跳嬉戏的;喜欢蹦跳的 一个活泼的蹦蹦跳跳的男孩。含有跳的成语
暴跳如雷 急怒2113叫跳,象打雷一样5261猛烈。形容4102又急又怒,大发脾气1653的样子。
狗急跳墙 比喻版坏人在走权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欢蹦乱跳 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鲤鱼跳龙门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龙跳虎卧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肉跳心惊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三尸暴跳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上窜下跳 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跳到黄河洗不清 比喻无法摆脱嫌疑。跳梁小丑 跳梁:腾跃跳动;小丑:对人的卑称。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跳丸日月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小丑跳梁 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闹事作乱。心惊肉跳 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爆跳如雷 指盛怒的样子。欢迸乱跳 形容活泼、欢乐之极。带有跳的成语
暴跳如雷
狗急跳墙 虎卧龙跳 欢蹦乱跳 鲤鱼跳龙门 龙跳虎卧 肉跳心惊 三尸暴跳 上窜下跳 跳到黄河洗不清 跳梁小丑 跳丸日月 小丑跳梁 心惊肉跳-
380
-
380
-
380
-
380
-
380
-
380
-
380
-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