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教育装备知识> 美好生活|蒲李君生活的改变,从馒头里的一道“彩虹”开始

美好生活|蒲李君生活的改变,从馒头里的一道“彩虹”开始

发布日期:2023-11-17 13:44:29 来源: 编辑: 阅读: 24

掰开白白胖胖的馒头,一道“彩虹”呼之欲出。也正是从那一刻起,蒲李君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

一年多前,杭州临安区高虹镇的一款彩虹馒头火爆了朋友圈,这款治愈的馒头正是出自蒲李君之手。如今,随着从临安农村走出来的“彩虹馒头”销往全国各地,蒲李君的生活和事业也如馒头般蒸蒸日上:认识了许多像她一样有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走进校园给孩子们上“新中式点心”课;与杭州乡村创业类的“网络主播”合作,明年或将入驻直播基地……那些曾经从未想过也不敢想的,如今正一点点走进她的美好生活。

生活如彩虹般不断带给她惊喜,而她坚信,未来也会是一条铺满彩虹的道路。

△蒲李君的“虹心馒头”。受访者供图

掰开平淡无奇的馒头 一道治愈的彩虹呼之欲出

杭州临安高虹镇高桥村“新悦妈妈手工作坊”里,弥漫着天然酵母的气息,蒸笼上冒着腾腾热气。85后蒲李君和几位阿姨们正有条不紊地清洗果蔬、打果蔬泥、揉面、捏形、刻花纹……

这样的忙碌从每天中午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时分。

星空下,庭院里,一箱箱馒头在蒲李君夫妻俩手中被一一打包,准备送往全国各地。

时间过得真快,第一次见到蒲李君,是一年前的夏天,火爆朋友圈的一款彩虹馒头,让人惊叹馒头还可以做得这么漂亮。

年轻人为何会想到做馒头?怀着好奇,我们走进了蒲李君的手工作坊。

呆萌的佩奇、愤怒的小鸟、可爱的兔子……各式各样、色彩丰富的馒头呈现在你眼前,惟妙惟肖。

△各式各样的馒头犹如童话世界。受访者供图

彩虹馒头是手工作坊的主打,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虹心馒头”。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颜色分别来自甜菜根、胡萝卜、南瓜、菠菜、蝶豆花和菠菜、蝶豆花和紫薯,把蔬菜藏进馒头里,颜值在线,又有营养。

蒲李君笑着递给我一个“虹心馒头”,掰开白白胖胖的馒头,平淡无奇的外表下,一道彩虹呼之欲出。

△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在做馒头前,蒲李君只是一名普通的全职妈妈,亲人的突然离世曾让她的生活一度灰暗。机缘巧合下,她尝试着学做花样馒头,当掰开彩虹馒头的那一刻,治愈的瞬间让她对生活又有了信心。于是,在高桥村的自家房子里,蒲李君开了“新悦妈妈手工作坊”,注册了商标,稳扎稳打地做起了馒头生意。

△蒲李君和阿姨在手工作坊做馒头。受访者供图

蒲李君说:“虹心馒头的虹字,既代表了产地高虹,又象征了七色彩虹,而这个心字,不仅是希望,更是初心,希望能让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随着手工作坊慢慢步入正轨,6名同村的阿姨们也加入进来,她们上午在家忙家务、照顾老人孩子,中午来手工作坊上班。

作坊里,扑鼻而来的香气溢出了浓浓的幸福味,寄托了蒲李君和阿姨们对新生活的美好愿景。

△掰开馒头,“彩虹”呼之欲出。受访者供图

走进校园,入选伴手礼 生活如彩虹不断带来惊喜

过去一年,蒲李君的生活也如同彩虹般,不断出现惊喜。

如今,订单源源不断,最畅销的当属“虹心馒头”,但每天200个“限量供应”早已供不应求。蒲李君的脸上还是一年前的那份从容:“想要馒头味道保持不变,一年四季的工作时间都是不同的,每一个馒头都是我和阿姨们手工包出来的,目前因为场地和人员有限,我不想因为追求数量而影响了品质和口感。”

上门向蒲李君学做花样馒头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这点,她却从不“限量”,倾囊相授。

今年年初,蒲李君的丈夫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辞去干了10多年的公司财务经理一职,和妻子一起创业。

年近四十换一个赛道重新出发,很难。但蒲李君坚信值得,“在临安这片土地上,年轻人创业有无限可能。”

事实证明,她的坚持是对的。

“虹心馒头”入选了高虹镇本地特产备选名单,“虽然不知道最终是否会成功入选,但这已经是迈出了很大一步,自己做的馒头正在被大家认可。”努力让“虹心馒头”成为当地地域品牌的种子,在蒲李君心中悄然萌芽。

因为做馒头而重新走进校园,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有趣的新中式面点课,也是蒲李君没想到的。

“哇,馒头里居然有彩虹!”孩子们眼中的惊喜,让蒲李君更是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心。

△蒲李君走进校园为孩子们上“新中式面点”课。受访者供图

不久前,一场小镇青年的“议事会”在高虹镇草山岗星空露营基地里举行,蒲李君和临安的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中,有不愿意接手父辈手中的节能灯行业,坚持从事坚果直播带货的“企二代”;有在临安浮光图书馆找到理想工作的“00后”,每天与书籍为伍,在网上分享给更多的年轻人……

“我是一名新临安人,从一名全职妈妈到现在自主创业,高虹这个小镇让我有了归属感,所以我愿意留在这里。”蒲李君的介绍朴实而真诚。

夜幕星空下,她清晰感受到,身边的每个年轻人脸上都闪着光。

△蒲李君和丈夫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坚信未来的生活 是一条铺满彩虹的道路

高桥村的隔壁是崇阳村,“江南舅舅”直播共富工坊就在这里。

“江南舅舅”原名何江南,一名在高虹镇土生土长的95后帅小伙,现在是乡村创业类的网络主播,全网粉丝有500万。村里的小香薯、番薯干、山核桃仁、雷笋、土鸡、土鸡蛋都是“江南舅舅”直播间的抢手货,还带动了村里2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赚钱。

蒲李君的“虹心馒头”也吸引了“江南舅舅”的目光,几次参与团购,她的馒头产品都非常受欢迎。

不过,蒲李君也遇到了创业的瓶颈——想扩大规模,但又吃不消房租的压力。正当她发愁时,高虹镇政府却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明年有望入驻“江南舅舅”直播基地。“以前从来不敢想的,如今正一点点成为现实。”

△蒲李君 受访者供图

曾经,走出乡村是年轻人逐梦的起点,如今,乡村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逐梦的舞台。在临安,有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回乡创业,建设乡村、开农场、做民宿,蒲李君和何江南只是扎根农村的年轻人的一个缩影。在这场乡村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中,临安也在努力留住青年人才返乡创业的“根”。近年来,临安区坚持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全力支持新农人返乡创业。临安区建成区级新农人“双创”中心——临安农创园,提供培训、直播、专家咨询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成立区级新农人联合会,推动抱团发展,累计已有60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其中新农人联合会会员147名。

△临安 临安区委宣传部提供

用蒲李君的话说,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正如馒头蒸蒸日上。她给自己规划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在家乡踏踏实实做一名“手艺人”,不仅要将家乡的美食带到更远更广阔的地方,也要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份美好。

蒲李君坚信,生活的改变从一道“彩虹”开始,未来也一定会是一条铺满彩虹的道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www.ahjyzb.cn All right reserved.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备案号: | |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爱好者及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