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教育装备问答> 以科学方式 促科学教师高质量成长

以科学方式 促科学教师高质量成长

发布日期:2024-03-01 09:47:03 来源: 编辑: 阅读: 33
以科学方式 促科学教师高质量成长

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在我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小学科学教师是实施科学教育的主体,科学教师培养更显重要和紧迫。尤其是我们正处于新智能技术不断变化的时代,知识传播手段和途径更加丰富多样,对教育的要求更复杂多样,对科学教师的知识、思维、科学探究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能力及价值观等方面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科学课程实现一至九年级一体化设计,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在这样的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教师?深圳市龙岗区又该如何发挥区域优势促进科学教师快速成长?

构建科学教师素养框架,勾画优秀教师立体模型

我们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深圳市龙岗区两次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科学学科数据。2017年和2020年的科学国测数据表明,科学教师探究教学水平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还不高。我们接着围绕青年科学教师教学胜任力从学生导向、学习力、问题解决、成就动机、情绪智力五维度进行了专项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龙岗区入职3—6年青年科学教师五维度得分率在58%—65%之间,在“学生导向”和“评价素养”方面更有待加强。

我们组成多个调研小组,通过走访学校、听课和座谈等方式,了解科学教师现状。在充分学习理解国家科学教育政策和全面了解本区科学教师现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我们制定了区域科学教师素养框架,勾画出优秀科学教师的立体模型,为科学教师的成长明确目标。龙岗区科学教师素养框架主要从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技能、创新科学教学法和价值观四个维度来构建:

第一个维度是知识素养。主要强调科学教师要克服之前分科教育带来的知识局限,超越单科化、碎片化知识,不断更新科学知识储备,扩充观照真实世界、具有以跨学科教学为指向的统摄性、可迁移并能发挥重要引导性的科学知识,能用大概念统筹、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优化整合不同科学知识及其结构。

第二个维度是思维和技能。我们强调科学教师要有“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问题”“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和技能。要具备梳理科学知识并应用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且把这些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结构化,形成一般化思路;要能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中迁移应用这些科学思维方式,增加科学思维的过程体验,使之更易激活并提取。

课标中融入了工程技术教育内容。因此我们特别强调科学教师“做科学”的体验,提升科学实践能力,经历思维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科学探究学习;要具备有效应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解决现实世界问题与创新解决问题所需的若干不同技能。

第三个维度强调掌握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教学法。传统科学教学法侧重知识取向、学科取向,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跨学科与问题解决式教学、探究性教学方面的教学实践能力弱。伴随认知科学、教育神经科学、数字智能技术对传统教育的跨界影响和融合,科学教育涌现出多样教育教学形式,如跨学科教学、项目化教学、工程设计教学、探究实践教学、数字化教学、核心概念教学。我们强调龙岗区科学教师必须习得并运用这些新型科学教学法,实现数字技术、科学教学法和科学内容知识的深度嵌合。

第四个维度是科学教师必须形成的职业和专业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特别强调,科学教师要有对学生和国家未来发展的爱与责任,致力于为国家在全球竞争和未来发展中培养人才。

建立多类型、多样态研修团队,生发群体建构性力量

我们根据科学教师群体特点和发展目标进行分类,建立起各类型、多样态的研修共同体,让新手、经验型、专家型科学教师在交互式团队架构中学习和实践。

例如,我们建立了科学学科名师工作室、学科基地、专题攻坚项目组等多样态研修共同体,构建导师型教师、教练型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多层次协同发展团队;走出校园创建与科研机构合作的进阶型高层次发展团队,建立“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名师引领—专家诊断”研修支持系统。

其中,关注新入职科学青年教师的共同体,侧重于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强化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实验操作等技能,并在龙岗区特别创建的一年一度的“课博会”中展示和认证;专注发展某项能力的项目组,把不同学校有共同需求的教师凝聚起来,用“资源共享—团队共修—实践反思—导师指导”的模式开展工作;目标为推动优秀骨干教师超越性发展的团队,重点在深入大概念、跨学科、项目化教学研究,主导基于科学教材的微项目、家校协同的微实验、探究实践的微课程等,总结提炼区域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模式,推出科学教育模范样本,如龙岗区开发的“智能博物学课程”广受好评。

我们还组建了多个发挥校长科学课程领导力的工作团队,由相关校长如有较强设计思维、工程思维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千林山小学宋校长、和美小学刘校长、清林径实验小学庄校长等,形成以科学教师为主的跨学科团队,用“确定项目—设计方案—实践优化—成果展示”的循环模式开展工作,在过程中磨炼教师们的综合能力。

总之,我们致力于无论小学、中学教师,还是初任、经验型、领导型教师均可获得专业发展所需的支持,并在集群化工作过程中再生发出群体建构性力量,推动每个个体成长。

行政、学术“双力驱动”,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全面提升

我们构建了行政力和学术力相结合的“双力驱动”模式:一方面,通过政策文件、广泛动员、组织和经费保障、竞赛评比、督导评估等方式,指向整体和效率进行统筹推进;另一方面,基于教育本身的复杂性、高度情境化特点,以学术追求、专业精神、价值取向为内在动力,驱动课程研发、课题研究、课堂变革。“双力驱动”模式旨在更专业化、更深入地推动科学教师进行如下“内化意识-外化行动”的积极实践。

一是全面实践创新性科学教学法。我们一方面组织教研力量开展系列培训和实操。利用大量优秀视频课资源进行方法课程示范,在备课、教材重组、教法设计、教学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提升。指导教师结合龙岗区坚持多年的科学教育改革项目——人文引领的实践性科学教育(A-STEM)重构科学教材单元内容,设计为问题化、项目化和长周期的开放性探究项目,把教学重点转移到集知识学习和创造应用为一体的学习活动上。另一方面,持续开展示范研讨课。如以“设计自扶正小船”为主题的开放性实验探究教学,组织教师们进行教学设计和同课异构,上课后进行分析和反思。如此多次循环改进,促进科学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深度变化。

二是大力改进实验教学。不少教师自身受应试教育和单科教育的影响,实验能力较弱。我们要求科学教师要能“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我们组织教师观摩大量优质科学实验视频,开展实验教学研究,丰富实验课程类型;同时,多次开展“以赛促练”活动,显著提升了教师的实验能力。2019年龙岗区教师在实验创新比赛中获广东省第一名,并被选送到国赛展示;2020年上半年疫情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师们参与开发以家庭条件为基础的创新实验,被纳入广东省教育厅的视频课程中,有力支撑了资源的每周更新。

三是扎实开展教师探究能力提升行动。组织各学校开展跨学科教学、项目化教学、问题化教学。和美小学开展的“研蚊记”“深圳的秋天”等项目学习,激发了教师、学生、家长观察、研究和展示的热情和能力。

例如,千林山小学的“海洋教育”建立了长时段跨学科学习模式。学生在“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等主题中自主选择。每个主题项目都由若干节课组成,前期课程内容围绕主题涉及的各学科知识展开,后期课程则是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制作。随着教学实践的持续和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们完成工程作品的过程也就成了把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理、串联、应用、化零为整的过程,理解和运用科学概念、理论、方法的过程。孩子们在这过程中兴趣盎然,手脑并用,令教师们欣喜不断。

四是开展“师生同探究”专项行动。这项行动与我们持续“智能化博物学”课程相联动。我们要求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像博物学家一样观察和表达”。宝龙外国语学校多次组织师生前往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现场观察和记录,过后进行师生成果展示;同乐主力学校校内有座“花果山”,我们组织师生开展“探山”活动,设计实施“师生博物学观察笔记现场写作竞赛”……这些活动保证了科学教师能真正经历科学实践过程,应用所学科学知识、方法进行科学解释、科学论证、创新设计,获得了丰富的科学实践体验。

五是持续进行专题研读活动。为使科学教师能深入理解科学本质、深层逻辑和方法论,我们坚持开展专题共读活动。组织教师阅读《什么是科学》《心智探奇》《千脑智能》《科学:无尽的前沿》《万物的古怪秩序》《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宇宙的轮回》等科学经典,阅读博物学笔记、科学史和科学家传记;以“读—讲—写”的循环运行机制,组织定期自读、分享和写读后感,切实促进了教师的观念改进和实践能力提升。

中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任重道远,没有止境。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成长。

(作者系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副局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01日第9版

作者:叶德卫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www.ahjyzb.cn All right reserved.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备案号: | |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爱好者及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