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教育装备头条> 培养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培养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发布日期:2024-03-25 09:32:19 来源: 编辑: 阅读: 31
培养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走在教育强国大路上·聚焦人才自主培养

面向新科技革命对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升级的能力和数量需求,在全球融通、技术变革、信息加速等大环境的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当前普遍面临一个难题:如何结合国家战略、区域发展需求和行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构建分类发展、特色创新、开放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国家、地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长安大学紧抓交通强国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不断推进交通类拔尖创新本科人才培养,助力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由大向强迈进。近年来,学校坚持聚焦国家、区域和行业关键领域,在遵循人才培养长周期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构建了“现代”“强基”“融合”“未来”“国际”五大人才培养模式,系统优化学校交通类人才培养矩阵,强化交通类人才培养高度契合并超前引领国家战略、行业需求、未来发展。

一是抢抓新科技革命、新基建、新工科变革历史机遇,做强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代模式。学校以做强优势、做优特色为重点,以支撑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践行交通类人才培养的现代模式。学校将科学研究和校企合作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依托可持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国际联合实验室平台、民航机场智慧建造与维养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大平台、大项目,构建科教融汇一体化协同育人体系。在公路运输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专业+AI”多学科融合培养理念、“本研贯通双闭环”培养体系、“矩阵式项目分级植入”培养模式。在交通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方面,确立了以培养交通类拔尖创新本科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理念,打造了进阶式课程体系和虚实互补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与国际领先工程相结合的工程预习、课堂教学、工程实践、案例分析、创新引导“五阶段”教学法,构建了“通识+工科基础教育阶段”“大类分流+辅修专业学习阶段”“本科综合实训+本硕衔接阶段”和“校属实验实习基地”“大学生校外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省部级重点科研实验室”“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三阶段、四平台、全程导师”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着眼未来领军人才的基础性培养和超前开发,做实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模式。学校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培养原则,在全面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理工融合”的培养模式,开设“理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强化基础学科对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强化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前沿问题原创性研究能力,构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强化学生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自信心和兴趣,助力学生形成“底宽顶尖”的金字塔型知识结构。

三是瞄准产业变革趋势,做深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融合模式。学校依托长期扎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办学的行业优势和校友资源,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打造一批紧密对接产业链、打破校企边界的优势特色专业,组建并获批陕西省新汽车现代产业学院,先后与中交、中铁、比亚迪、吉利、华为等业内顶尖企业共建校企联合实习基地、教学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优质课程,依托学校自主建设的我国首个数字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平台、国内高校唯一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等平台,增加创新能力培养维度,强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经历与综合创新能力,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四是顺应全球新一轮数字化浪潮和人工智能革命,做优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未来模式。学校创新架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范式,全方位探索以家国情怀力、思辨创造力、实践执行力、全球胜任力和战略领导力为核心的五大能力育人实践,着力构建能够满足未来竞争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科教运行体系,加快培养能够把握科技创新规律、适应并引领未来发展的交通类战略领军人才。积极布局智能制造、智能车辆工程等新兴学科专业。以未来交通学院建设为契机,围绕“工科试验班”持续深化交通类人才培养改革,重点按照“一式六制”模式,即本硕博贯通式、全面导师制、完全学分制、四张成绩单制、荣誉教育教学制、优质师资选育管机制以及优秀学生选培留机制,建设陕西省未来技术学院,与华为公司共建交通领域的全国首个华为实验班“未来交通华为实验班”。

五是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做特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国际模式。学校充分发挥国际交通人才培养优势,推动人才培养国际模式更具特色、更高水平,进一步拓展国际办学空间格局,促进学校深度融入全球科教治理体系。构建系统化、模块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及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协同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国际工程实践基地、海外工程研究中心,联合设立公路交通文化国际交流项目、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构建“国际工程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留学长大—海外办学”多元立体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在中国交建、中国铁建等大型企业的海外项目技术骨干中占比达到1/3。在来华留学交通人才培养方面,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构建了“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了适应国际工程标准的课程体系,创新了两类三阶段留学生培养方案,把讲好中国故事全面融入育人全过程,先后培养留学生3000余名,进一步擦亮学校订单式、属地化留学生培养品牌。

通过五大模式创新改革,学校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目前,学校共有8个交通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获批设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等交通类本科专业5个,获批交通类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荣获陕西省优秀教材奖4项,“公路隧道工程教师团队”“公路工程教师团队”入选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项成果获2022年国家高等教育级教学成果奖。在校生获得“挑战杯”、交通运输科技大赛等竞赛奖励300余项,荣获第七届全国“互联网+”大赛国际赛道金奖。

进入新时代,学校将以更加开放的办学理念,更加主动地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兴趣+能力+使命”为培养路径,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交通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公路交通“卓越工程型”“科技领军型”“未来交叉型”“国际化”三型一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阵,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长安大学教务处处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25日第6版

作者:张圣忠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www.ahjyzb.cn All right reserved.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备案号: | |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爱好者及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