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教育装备头条> 湖南长沙:基础教育质量增值评价的区域实践探索

湖南长沙:基础教育质量增值评价的区域实践探索

发布日期:2023-11-24 14:31:40 来源: 编辑: 阅读: 68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依托全国首批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从2013年起积极探索“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增值评价,采取建构指标体系、迭代评价模型、探索实施路径、强化结果应用等措施,努力解决“唯分数、唯升学”顽疾难除、学校办学动力不足、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等问题,推动从“育分”向“育人”的转变,形成了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与氛围,让发展基础不同的学生、教师、学校都有出彩的机会,推动市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立体多维、回应热点”的指标体系,解决“评什么”

长沙市采用综合评价理念构建了可测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性评价指标突出基础性、法定性、导向性,个性评价指标突出发展性、特色性、差异性,用“不同的尺子”衡量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学校。

拓展评价维度。在国家试行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基础上,长沙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增加教师与学校评价维度,构建了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三大维度、11项一级指标、48项二级指标、123项三级指标“三维一体”的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而且关注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以及学校的科学管理和办学水平,全面考量并诊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涵盖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体检表”。

图1:长沙市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突出评价重点。长沙市每年关注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设置了阅读素养、体质健康、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智慧教育、“双减”等多个专题评价指标,在全面“体检”的基础上进行专项诊断。

动态更新指标。紧扣国家政策,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地实际,长沙市每年采取专家研讨、科学论证以及试点评价等方式不断完善指标体系,目前已完成3.0版本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升级,新增智慧教育、国际视野、课后服务、家校社协同等评价指标,以全新视角诊断学校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建立“增值发展、激发活力”的评价模型,解决“用什么评”

针对增值评价模型多变且烦琐、技术运用有限等问题,近年来长沙市强化技术攻关,运用增值评价理念编制实施指南,开发测评工具,更新评价模型。

编制实施指南。长沙市编制了《长沙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指南》,旨在解决评价模型构建、评价工具研发、评价报告撰写、评价结果运用、管理应用系统搭建等难题。组建命题专家库,每年研制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测试卷和影响学业相关因素的测评问卷,测评对象涵盖学生、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定期预试并完善测评问卷,确保测评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同时针对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办法不丰富、评价内容不全面等问题,长沙市还采用学业水平测评、问卷调查、常规检查、专项督导、现场测试等方式,辅之必要的现场观察、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方法,多主体参与、多维度评价。

迭代评价模型。长沙市遵循增值评价、过程评价等理念,先后探索并运用了K均值聚类、多元回归、多层线性、多水平SGP等增值评价模型,精准量化学生学业成长、教师教学效能、学校发展增量,追踪学校从起始年级到毕业年级学业质量的增值变化,突出考查学校教师对学生学业进步和能力提升影响的净效应(见图2)。以进步幅度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增值评价方式,切实解决因起点不同带来评价不公的难题,打破了单一、静态的终结性评价困局。

图2:长沙市教育质量增值评价技术模型图

强化归因分析。按照“健全综合评价”的要求,率先开发“多因素归因分析”评价模型,运用相关分析、差异检验、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探讨“增值和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探索教育背后的规律,为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如长沙市探讨了意志品质、情绪行为调控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意志品质对学业成绩的直接影响显著,而通过情绪行为调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为引导学生积极正向归因、培养情绪行为调控能力、形成良好心理素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三、探索“程序规范、智慧赋能”的实施路径,解决“怎么评”

为了解决过程性评价组织难、多元评价操作难、数据统计分析难等瓶颈,长沙市摸索出六步实施路径,并依托长沙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开发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管理系统和评价地图,实现了对全市教育质量的动态监控和精准画像。

严格实施程序,让评价规范化。在探索实践中,长沙市形成了“构—研—采—析—诊—用”六个实施步骤:“构”是指围绕学生、教师、学校三大维度建构指标体系;“研”是指聚焦核心素养,研发高信度、高效度的测评工具;“采”是指依托长沙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智能采集小学毕业质量监测、中考、学考、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国家体质健康监测、督导测评等高信度数据,形成多来源、多样态、全样本的大数据库;“析”是指分析评价结果,形成评价报告;“诊”是指通过与评价标准、发展常模对照,进行群体间、指标间的横向比较和学年度的纵向比较,全要素综合,诊断问题;“用”是指通过分层解读报告,明晰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推动问题改进。六步实施路径环环相扣,精准刻画了全市教育发展全貌,有效发挥了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

研发专门软件,让评价智能化。长沙市研发了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管理系统,包含学业质量分析和影响学业相关因素分析两个子系统,具有统计数据批量导入、系统自动分析、评价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让专业评价人员从庞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和整理等基础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对数据报表的深度挖掘和解读上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管理系统接入长沙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可智能采集综合素质评价和影响学业相关因素的大数据,实现评价过程化、信息化和常态化。经过多年的数据积累,项目组构建了全样本、可比较、可追踪的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大数据库,具有分类比较、实时更新等功能。

开发电子地图,让评价更直观。项目组还率先开发了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地图,通过图表、文字、动画等形式直观显示不同区县、不同指标发展状况,突破传统纸质报告信息边界,增加交互应用功能,动态聚焦学校发展,多维场景展示评价结果,实现对评价大数据的全息纳入、精准画像、预警分析、动态监控,信息量大、可视性强、实用性高,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监控全市教育质量发展状况,助推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

四、形成“靶向改进、促进发展”的应用范式,解决“怎样用”

长沙市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教育痛点、教研堵点和教学难点,强化报告解读,深化课题研究,采用项目驱动,在实践中构建了“分析诊断—循证归因—靶向改进—跟踪问效”的四阶结果应用范式(见图3),突出从学校治理、学科教学、办学特色、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对评价报告进行深度挖掘和拓展延伸,肯定成绩、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督促改进。从2018年开始,长沙市连续6年发布市级、区县级、校级三个层面的评价报告,公布“低进高出、高进高出”、特色发展等“学业增值+综合素质”发展靠前的学校名单,引导师生“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背景比努力”。今年长沙市又制定了评价结果应用三年规划,遴选实验区3个、实验校35所,为每所学校培育“数据分析师”,推动教育教学改进由经验判断向数据举证转变。

图3:长沙市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应用模型

诊断学业发展,激发办学活力。把学校学业成绩与增值情况作为描述维度进行组合,将学校学业发展特征划分为引领型、稳定型、中等型、潜力型、待提高型。分类分析高位运行学校、低入口学校、新建学校、特色学校的学业增值及相关因素综合发展状况,部分“低入口高增值”的学校在增值评价中脱颖而出,不同学校都能感受到办学的成功体验,调动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一批因群众不了解导致认可度不高、“不起眼”的学校,在新的评价体系里进步幅度表现亮眼,赢得广大家长认可。如长沙市湘江新区白马中学原是一所规模小、生源差的学校,全面推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以后,学校自2017年起连续3年增值评价排在全市前列,逐年进步,成为一匹“黑马”。

分析学业负担,助推“双减”落地。把学生学业主观负担感受、客观负担、学业增值作为描述维度进行组合,将学校发展特征划分为高效轻负型、中效轻负型、低效轻负型、高效重负型、中效重负型、低效重负型六类。分析学生学业负担的来源,挖掘“学业高增值,综合素质高,学业负担适当”的高效低负学校呈现出的办学特征,如办学理念、管理方案、教育教学方法等,为高效重负、低效重负类型学校提供可借鉴的减负路径。

关注体质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探索非学业增值评价,拓展评价空间,实现增值评价模型应用本土化。2023年,长沙市首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增值评价,将增值评价由过去聚焦学业质量增值延展至体质健康增值评价,以“学业+体质健康”双“高增值”的评价取向,既关注学生学业发展,更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带动教育管理理念转变。如长沙市湘江新区虹桥小学在体质健康增值评价推动下,坚持把体育作为第一课,在6年时间里实现了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从5%到68%的迅速提升;同时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不降反升,在近几年区内学业测评中,虹桥小学语数英学科抽测优秀率持续领先。

十年磨剑,长沙市逐一破解教育质量评价改革难题,推动了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全市学校、教师、家长更加关注学生学业进步幅度、品德行为、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等方面发展状况及学业负担状况,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也助推了“双减”落地。2022年全市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分别为96.83%、51.79%,同比提高2.13、9.76个百分点;72.56%的初中生和78.90%的高中生至少有

2项爱好或特长;60%以上中学生学习兴趣高、自信心强。二是提升了教师育人理念和专业素养。通过解读评价报告,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多维度掌握本地、本校教师成长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驱动了区域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76.65%的初中生、76.81%的高中生反映教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分数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94.20%的初中教师、93.65%的高中教师经常深入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教学相长;71.52%的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较高。三是促进了区域教育公平。全面深化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促进了区域、城乡和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全市初中和高中历史类、物理类抗逆学生人数占处境不利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5.26%、22.86%、25.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实施以学生进步幅度来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增值评价,重塑学校发展形象,各层次学校的办学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全市高效轻负型中学达到55所,低效重负型中学同比下降4.36%。五是服务了教育行政决策。长沙市建成了全市教育大数据决策指挥中心,为改进教育教学、优化教育决策提供动态数据参考。如针对数据显示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学业负担偏重问题,2016年全市将城区小学生上午上课时间调整到8∶30,并出台“减负六条”;2019年对比分析智慧课堂对视力影响与学业提升情况,坚定推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针对数据提示的“部分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2020年发布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状况评价指标。

(孙传贵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人民教育》2023年第20期

作者:孙传贵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www.ahjyzb.cn All right reserved.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备案号: | |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爱好者及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