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教育装备百科> 给中职课堂注入“情境”魅力

给中职课堂注入“情境”魅力

发布日期:2024-03-27 09:14:43 来源: 编辑: 阅读: 29
给中职课堂注入“情境”魅力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在体验中生成知识,同时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那么在中职课堂上,我们应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可以检验理论。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思考如何解决。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在组织学习分段函数的时候,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可以从与他们最贴切的生活问题入手,比如寄快递时,物品的重量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让学生从生活问题中体会:当自变量x(重量)取不同范围的值时,函数值y(运费)有不同的解析式与之对应,由此引出分段函数的定义。这比单纯死记硬背概念效果要好得多。

为了讲清楚古代地名中“阴”和“阳”的含义,我画了一张草图,标明山和水的位置,让学生找到什么地方“阳光灿烂”,什么地方“阴森恐怖”,帮助学生建立“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找到现代地名中有“阳”或“阴”的地名,根据地名推测此地与山、水的相对位置。如岳阳因地居天岳山(即幕阜山)之南,故称岳阳;江阴位于君山之北、长江南岸,因此得名江阴……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自然就掌握了学习内容。

创设模拟的角色情境

角色扮演代入感很强,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沉浸式体验教学内容,帮助他们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电子商务专业《客户服务》课程中教授“运用应对策略接待客户”时,根据教材拟定的演示案例,组织两名学生分别扮演买家与客服进行模拟对话。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该对话中,客服的态度如何?如果是你,是否会在该店铺下单?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该交易过程中客服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这段交易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应对策略,自动引入本节课学习。

创设基于实际的过程情境

传统的服装结构教学通常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一般以讲授理论为主。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可以尝试将传统讲授和情景模拟相结合,一改传统的图片展示方法,通过制作1:2的样衣进行展示和讲解,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学习了各种服装款式的设计理论之后,学生再去实训室体验从制版、裁片、制衣的完整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每种款式的结构特点,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在学习《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中发电机构造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一辆事故车进厂后,一般工作流程是先接待、询问,然后检查车辆,通过诊断找到故障——发电机不能正常发电。接下来的工作就应该对发电机进行拆卸诊断并维修。通过这个情境创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师可顺利引入学习内容。

把课堂搬到真实情境中

西南联大时期,著名学者刘文典就曾把课堂搬到了月光下的操场上,学生们团团围坐,刘文典借着皎洁的月光讲解谢庄的《月赋》。讲解生动形象、鞭辟入里,令学生沉醉其中。受此启发,在思政课上,为了帮助学生切身理解毒品的危害和不良诱惑的危害,教师在上《筑起心灵的防火墙》一课时,把学生带到学校的青少年禁毒教育示范基地。学生在参观基地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的禁毒政策、禁毒历史、毒品的种类,并在观看完吸毒人溃烂的皮肤,干瘪的躯干后,对吸毒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另外,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情境创设可以因学习内容和学情而变化。情境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层进式的。一堂课可以创设一种情境,也可以是多种教学情境的组合;几个教学情境可以是并行的,也可以是层进式的,一步一步体验,一步一步生成,乃至水到渠成。

创设的情境是仿真的。要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实际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即使虚拟也是现实的模拟。

创设的情境是基于学情的,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也不能脱离未来的岗位需求。

创设的情境是基于完成教学任务的。要针对教学任务进行情境创设,对教材内容要认真研究,创设合适的情境。如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化教学帮助学生生成历史知识(认知),在考题中要求运用历史知识解释历史现象。所谓“材料是课外,答案在课内,建构在学生”就是这个道理。

创设的情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中职文化课和专业课要结合实际,创设合适的情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很多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疾病。而创设合适的情境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可以消除学生之间的隔膜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监利市职教中心)

《中国教师报》2024年03月27日第15版

作者:陈建华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www.ahjyzb.cn All right reserved.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

备案号: | |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爱好者及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